近日,由華僑大學與星旅遠洋國際郵輪有限公司合作舉辦的“國際郵輪外籍船員中文培訓班”在鼓浪嶼號郵輪上開班。
此次培訓班是華僑大學國家語言服務出口基地繼續發揮國際中文教育賦能產業發展的優勢,通過校企合作首創的移動式“海上中文課堂”,為來自巴西、印度尼西亞、肯尼亞、緬甸、菲律賓等5個國家130名國際郵輪外籍船員開展中文語言能力提升服務,共覆蓋賓客服務部、酒店管理部等7個部門。
開班儀式上,我校華文學院/預科教育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合作是華僑大學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舉措,希望將優質的中文速成教育資源與國際郵輪產業的實際需求緊密結合,為外籍船員打造一個深入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的交流平臺,促進中外文化在郵輪這一特殊場景中的交流與融合,更好地服務我國郵輪產業發展。
星旅遠洋國際郵輪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鼓浪嶼號郵輪船長魏志藝表示,此次合作對于提升公司外籍船員的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是國家郵輪產業發展道路上的一次重要的探索與創新。未來公司將繼續深化與華僑大學的合作,共同創新外籍船員中文語言能力提升模式,為國際郵輪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開班儀式上,雙方代表還簽署了國際郵輪船員語言服務項目合作協議,未來將持續推進此項合作。
為打造“海上中文課堂”,華僑大學國家語言服務出口基地充分結合郵輪崗位工作常用語和初級中文語法大綱,專門研發了“國際郵輪外籍船員產業中文教材”,并依托同心國際中文智慧學習平臺專門開發了“國際郵輪產業中文”詞典。“我們通過采用情景式教學法,挖掘多元化的教學資源,開展豐富的產業中文實踐活動等形式,幫助外籍船員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快速掌握中文知識,迅速提升中文水平,增強在實際工作中的中文應用能力。”授課教師劉珊杉介紹。
來自客房服務部的印尼船員PANJI ARYO PANGESTU興奮地說:“老師們的中文教學內容很實用,我相信通過培訓,今后能夠更好地和中國同事溝通,并為中國的游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體驗。”
據悉,自2023年起,華僑大學國家語言服務出口基地聯合福建自貿區廈門片區管委會、廈門海事局,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職業中文+職業資格”培訓創新工作項目,通過語言服務賦能職業標準“走出去”,推動中國國際郵輪產業國際化發展,助力“一帶一路”倡議走深走實。

開班儀式合影

國際郵輪外籍船員中文課堂
(責編:蔡君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