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節是首個“世界非遺版”春節。期間,華僑大學“華文星火”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實踐團走進泰國、印度尼西亞、老撾、越南、巴基斯坦、毛里求斯、柬埔寨、菲律賓等8個國家的12個地區,在19所當地學校開展“回家過個中國年”活動,近4000名當地中小學生參與其中。這也是“華文星火”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團連續第九年在海外開展春節主題活動。
課堂上,他們開講“非遺春節”文化?!按汗澤赀z成功意味著它不再僅僅是一個節日,它的影響力已超越國界,成為全人類共享的文化盛宴?!睂嵺`團泰國志愿者張浩哲在PRASANMIT WITTHAYA學校的課堂上為泰國青年講述著“非遺春節”蘊藏的多元價值。今年恰逢中泰建交50周年,除了年俗文化,泰國志愿者們還結合中泰鐵路、教育協作等方面設計高階文化課程,讓更多青少年了解“中泰一家親”的內涵。
“搶電子紅包、看賀歲電影、在直播間買年貨……中國的‘Z世代’有新潮的過年方式?!睆臏蕚浯汗澋母黝惙绞降桨菽昶陂g的各種習俗,實踐團印尼北干巴魯隊的志愿者胡智順向大家熱情講解有關春節的知識,他上課的情境也獲得當地媒體Ini TV Riau的關注報道。

泰國四色菊府PRASANMIT WITTHAYA學校“非遺春節”課程
印尼志愿者胡智順在中小學介紹春節文化獲得當地媒體Ini TV Riau報道
校園里,他們舉辦“非遺游園會”。從泰國到印度尼西亞,從老撾到越南,11所學校被蛇年年畫、福字燈籠、春節對聯等裝飾一新。校園里特別推出的新春非遺游園會吸引著當地學生和家長體驗,他們通過拓印福字、古法簪花、創意衍紙、漆扇制作、中華剪紙、傳統書法等體驗項目,感受校園里的中國年味。
“‘華文星火’讓孩子們切身感受到非遺文化的魅力,希望他們能通過春節文化打開了解中國的窗口。”老撾中老友誼學校的副校長黃志誠說道。來自越南黃達漢語中心的翠恒參加了活動,她說:“我非常喜歡過春節!春節的氛圍讓人感覺到溫馨和幸福,也讓我對中國文化有了更多直觀的感受!”

泰國SISAKET RAJABHAT學校舉辦非遺游園會

老撾波喬皓天華文學校非遺剪紙課程
在街頭,他們亮相“非遺表演”。毛里求斯華裔學生陳國平是實踐團的志愿者之一,他回家后就加入路易港華人社區的舞獅隊,春節期間在大街小巷帶來數十場舞龍舞獅表演。
網絡上,他們讓“中國年味”在云端傳播。春節期間,實踐團的各國志愿者們紛紛在Instagram、Facebook等海外社交平臺發布近百條活動動態,傳播“中國年味”,觀看量達2萬余次。其中,在菲律賓嗎拉汶的雷克西和在巴基斯坦拉合爾的周明,在課堂上引導當地的青年學子拿起手中的鏡頭,通過短視頻的形式分享自己在所在國感受到的春節文化。雷克西和周明曾經是“海外新聲代”新媒體工作室的主播,在中國留學時,曾拍攝“‘一帶一路’我帶路”等系列多語種視頻50余期?!?span style="text-indent: 36px; text-wrap: wrap;">那些拍攝短視頻的日子,是我與中國深度對話的過程。在家鄉,我希望有更多人用短視頻在云端講述與中國的故事。”雷克西感慨道。

舞龍舞獅燈光秀表演吸引眾多毛里求斯民眾駐足觀看

各國志愿者在海外社交平臺發布活動情況
據悉,春節期間,“華文星火”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實踐團相關活動得到泰國國家電視臺、泰國7HD電臺、中國日報網(曼谷)、印度尼西亞日報、印尼Metro Riau報、印尼Riau POS報、Ini TV riau等海內外各類媒體報道數十篇。在泰國,實踐團還受邀到四色菊初等教育服務第三區與當地教育部門官員座談交流,四色菊初等教育服務第三區主任與志愿者們共同書寫福字和春聯。
2016年至今,“華文星火”燃遍泰國、印度尼西亞、老撾、蒙古、毛里求斯等20個國家的79個地區,與122所海外院校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海外受益中小學生超7萬人。

海內外媒體報道截圖
(責編:鄭藝晗)